现场直击:“9·5”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6.8级地震医疗卫生救援
现场直击:“9·5”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6.8级地震医疗卫生救援 原文链接:http://wsjkw.sc.gov.cn/scwsjkw/gzdt/2022/9/12/3e9054c37c7447a9b2afae086a39fbc2.shtml[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欢迎访问健康饮食相关的文章列表
现场直击:“9·5”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6.8级地震医疗卫生救援 原文链接:http://wsjkw.sc.gov.cn/scwsjkw/gzdt/2022/9/12/3e9054c37c7447a9b2afae086a39fbc2.shtml[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药物成瘾知多少|全民禁毒宣传月 药物滥用是指反复、大量地使用具有依赖性药物的行为。这种用药方式与医疗和疾病需要无关,属于非医疗目的用药。药物滥用不仅是个体健康问题,而且涉及社会层面。药物滥用导致的药物成瘾是需要全球关注的问题。 注意,药物依赖分为身体的依赖和精神的依赖。药物治疗的主要目标是治疗机体疾病,即身体的依赖表现,生理依赖性不等于成瘾。对药物的精神依赖才是药物的成瘾表现,精神依赖性等于成瘾。 为何会出现药物成瘾 药物成瘾是因长期或反复应用某种药物(物质)而产生精神或躯体上的依赖性,持续地或周期性地渴望重复应用该种药物的现象。 药物成瘾具有以下特征。 人体依赖性和成瘾性:大脑中的多巴胺是药物成瘾的一个关键神经递质,长期不规范使用药物,如镇静催眠药佐匹克隆片,可能导致大脑结构和功能损害,让人产生依赖性和成瘾性。 药物的理化性质:脂溶性药物易通过血脑屏障,挥发性药物易被人体吸收,为多次使用提供了便利条件。例如,地西泮为脂溶性、起效快、作用强的药物,更容易导致成瘾。 用药者个人因素:个人素质和精神状态失调是药物成瘾的主观条件因素。喜欢冒险、好奇心强的人更容易尝试成瘾性药物。药物成瘾者往往会同时使用多种药物。 成瘾性药物有哪些 临床上常用的抗焦虑药、镇静药、镇痛药等处方药,多数属于成瘾性药物。这些药物在临床合理使用可以治疗疾病,但若过量或连续使用,则会产生严重的心理依赖性。常见的成瘾药物有以下几种。 1.镇静药、催眠药 苯二氯䓬类药物。苯二氯䓬类药物是抗焦虑药,同时具有镇静催眠、抗惊厥、抗震颤以及中枢性肌肉松弛作用。代表药物有三唑仑、氟西泮、劳拉西泮等。 苯二氮䓬类药物成瘾者可出现精神损害,包括出现攻击行为、犯罪行为、欣快和言语增多、焦虑、抑郁、不能自制的哭笑,甚至自杀等。这类药物还可引起记忆障碍,包括长期记忆力障碍和顺行性遗忘。长期用药且突然停药者可出现戒断症状,甚至戒断相关精神疾病。 巴比妥类药物。此类药物是巴比妥酸(丙二酰脲)的衍生物,具有非特异性作用。小剂量用药可起到镇静作用,缓解焦虑、烦躁状态;中等剂量用药可起到催眠作用,缩短入睡时间,减少觉醒次数和延长睡眠时间。由于该类药物容易产生耐受性和依赖性,不良反应较多,所以目前已很少用于镇静、催眠。 2.镇痛药 阿片类镇痛药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产生镇痛作用并改善疼痛引起的不愉快情绪,但同时也具有成瘾性,会导致药物滥用及停药戒断综合征。常见的阿片类镇痛药有吗啡、哌替啶、羟考酮等。 3.中枢神经系统兴奋药 中枢神经系统兴奋药是指能选择性地兴奋中枢神经系统,从而提高其功能的一类药物。当中枢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或功能低下、紊乱时,患者可使用此类药物。 长期使用此类药物者可产生食欲减退、失眠等不良反应,会引起或加重一些精神症状,如抑郁、自杀念头、敌对行为、精神异常和狂躁。这类药物主要包括苏醒药、精神兴奋剂、大脑复健药等。代表药物有苯丙胺、哌甲酯等。 4.中枢性镇咳药 中枢性镇咳药通过直接抑制延脑咳嗽中枢而产生镇咳作用。其中,吗啡类生物碱及其衍生物,如可待因、福尔可定、羟蒂巴酚等,因具有成瘾性,又被称为依赖性或成瘾性止咳药,长期应用,也会产生耐受性、成瘾性。 原文链接:http://wjw.shanxi.gov.cn/zfxxgk/fdzdgknr/jkzx/202406/t20240625_9595627.shtml[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以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引领科技创新 健康报讯 (记者吴倩)4月2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举办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理论学习读书班第五场《习近平著作选读》精读领学报告会,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曾益新围绕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自立自强、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论述这一主题,选取《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行精读领学。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直属机关党委书记于学军主持报告会,其他在京委党组成员出席报告会。 曾益新在领学中谈到,习近平总书记把脉当今世界发展历史和科技发展趋势、审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的关于科技自立自强、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论述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历史基础和现实基础,体现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深邃的历史思考、宏大的国际视野、强烈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对大国崛起深层逻辑的准确把握、对当今国际形势和我国实际情况的精准判断、对未来发展态势的研判和发展战略的驾驭,为我们树立了在战略层面“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榜样。通过学习,深刻体会到,科技要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经过多年努力,卫生健康领域科技整体水平大幅提升,新药专项、传染病专项实施,科技在新冠疫情防控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民生科技领域取得显著成效,但在基础平台支撑、体系建设布局、科技成果评价、人才队伍建设、科研生态环境等方面还存在不足。深刻体会到,“四个面向”是习近平总书记基于中国发展新阶段和全球新冠大流行,与时俱进提出的新思想新要求,要坚持以人民的生命健康为最高利益和根本要求,以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引领科技创新。要重视基础研究,强化卫生健康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坚持问题和需求导向开展科学研究。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开放创新,更好地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发展。新时代新征程,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自立自强、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论述为指引,努力开拓卫生健康科技工作新局面。 办公厅、科教司、保健局负责同志在会上作了交流发言。委机关各司局主要负责同志、委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负责同志参加报告会。 原文链接:http://wjw.fujian.gov.cn/xxgk/gzdt/mtbd/202305/t20230505_6163014.htm[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习近平对四川甘孜泸定县6.8级地震作出重要指示 北京时间9月5日12时52分,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6公里。截至目前,地震已造成21人死亡、30余人受伤,部分水、电、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受损。 地震发生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高度重视并作出重要指示,四川甘孜泸定县6.8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要把抢救生命作为首要任务,全力救援受灾群众,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要加强震情监测,防范发生次生灾害,妥善做好受灾群众避险安置等工作。请应急管理部等部门派工作组前往四川指导抗震救灾工作,解放军和武警部队要积极配合地方开展工作,尽最大努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批示,要求抓紧核实灾情,全力抢险救援和救治伤员,注意防范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妥善安置受灾群众,尽快抢修受损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有关部门要对地方抗震救灾加强指导和支持。 根据习近平指示和李克强要求,应急管理部、自然资源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已派出工作组赶赴灾区指导救援救灾。四川省、甘孜州已组织救援力量开展救灾工作,并紧急调拨帐篷、棉被、折叠床等救灾物资运抵灾区。抗震救灾各项工作正在紧张有序进行。 原文链接:http://wsjkw.hebei.gov.cn/mtbd/390663.jhtml[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王勇赴甘孜县开展驻村帮扶工作调研 王勇赴甘孜县开展驻村帮扶工作调研 9月2日,省医保局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王勇带队赴甘孜县调研乡村振兴定点帮扶工作,并看望慰问驻村干部。省医保局机关党委(人事处)、省医疗保障事务中心负责同志参加调研。 调研组深入甘孜县仁果乡仁果上村、拉尼村和甘孜镇也伦达村级活动室、马场等地,听取省医保局驻村干部帮扶工作推进情况汇报,详细了解村情民情,实地查看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并仔细询问当地农牧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体的医保参保及报销情况。王勇对驻村干部近期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大家总体状态好,进入角色快,新增驻村帮扶队伍呈现出接力接续、平稳开局的良好工作态势。 9月2日下午,调研组参加了省医保局驻甘孜工作组队临时党支部(扩大)会议,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听取各村帮扶需求和集体经济发展思路,了解驻村干部面临困难。王勇强调,驻村干部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调研,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科学谋划符合本地资源特色和发展方向的产业项目,不断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奋力在乡村振兴第一线建功立业。同时,要求大家坚持张弛有度、注重团队协同,以临时党支部为一线堡垒,精心做好工作调研规划,把握好工作节奏,兼顾好工作生活,做好打好持久战的思想和工作准备。 原文链接:http://ylbzj.sc.gov.cn/scsybj/nc020100/2024/9/6/b98a32fd44a54bef87ced6a55536a019.shtml[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奔赴雪域高原 逐梦乡村振兴——省医保局增派甘孜县驻村帮扶干部第一时间全部到村到岗 7月24日,按照省委组织部统一安排部署,省医保局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王勇带领7名增派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到甘孜县仁果乡和甘孜镇派驻村报到,并主持召开干部交接会议。 会上,省医保局人事处负责人向派驻地介绍了增派干部基本情况。仁果乡和甘孜镇党委、政府等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当地基本情况。甘孜县委常委、工会主席尼玛对省医保局增派干部帮扶表示感谢,希望驻村干部要克服高原语言、生活等方面困难,尽快适应当地生活、工作环境,充分发挥自身才干。王勇对驻村干部提出三点要求和希望。一要严格落实政治要求。增派干部驻村是省委做出的重大部署,要提高政治站位,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中央、省委的决策上来,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充分发挥第一书记、驻村干部的特殊作用,全力投身乡村全面振兴大潮。要严格遵守工作纪律,严格落实驻村干部各项规定,以实际行动给基层干部带好头,展示医保干部良好形象。二要切实服务好当地群众。认真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把群众的糟心事、烦心事放在心中最重的位置,想尽办法为群众纾难解困,用真心换真情,以实干促实效。要把根深深扎在帮扶村,加强学习、加强调研,尽快摸清帮扶村底数、务实找准发展路子,发挥医保和驻地优势,注重多向乡镇汇报,多和当地干部商量,用“实干、巧干、苦干”擦亮驻村底色,真正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主心骨”。三要务必确保安全稳定。帮扶一村就要护一村群众、守一方平安,要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坚决维护民族团结,让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发展致富。要注意自身安全,特别是注意冰雪天气道路交通安全,平平安安过来,平平安安回去。 启程前,省医保局按照党组书记、局长邓正权要求,分别与派驻干部谈话并召开驻村帮扶工作动员部署会,为驻村干部专题解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讲解驻村帮扶政策要求,并要求驻村干部要严守政治忠诚、严格工作时间、严保工作质量、严把程序关口、严明工作纪律、严格整改落实,努力在基层广阔天地锤炼本领、增长才干、干出实绩。 原文链接:http://ylbzj.sc.gov.cn/scsybj/nc060100/2024/7/25/f4d56d1cbfcc4c6cae43f565dc157745.shtml[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川医保规〔2023〕1号 四川省医疗保障局 国家税务总局四川省税务局关于完善省本级职工补充医疗保险制度有关事项的通知 四川省医疗保障局 国家税务总局四川省税务局 关于完善省本级职工补充医疗保险制度有关事项的通知 川医保规〔2023〕1号 省本级各参保单位: 根据《中共四川省委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川委发〔2021〕9号)、《四川省贯彻〈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的意见》(川府发〔1999〕30号)要求,为更好满足省本级参保职工医疗保障需求,进一步减轻参保职工医疗费用负担,健全省本级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现就完善省本级职工补充医疗保险(以下简称补充医保)制度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保对象 参加省本级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单位职工及退休人员(已参加省本级公务员医疗补助的除外)、与省本级单位解除人事劳动关系的人员(以下简称解除关系人员),可按规定参加补充医保。 二、筹资标准 补充医保设两档缴费标准,对应缴费档次享受相应医保待遇。参加补充医保的单位和解除关系人员按规定统一参保、统一缴费,自愿选择参加补充医保一档(即原职工住院和门诊特殊疾病补充医疗保险)或补充医保二档,年度内不变档。补充医保年度筹资标准,由省医疗保障事务中心按照“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的原则和相关法律法规程序动态调整公布。用人单位和解除关系人员应在每年3月底前完成当年度补充医保的申报缴费,2023年补充医保一档筹资标准每人750元,二档每人1840元。 三、待遇享受等待期 补充医保中断缴费3个月(含)内的,足额补缴后不影响补充医保待遇;中断缴费3个月以上的,自缴费到账之日起满6个月后,享受补充医保待遇,等待期不跨年累计。年度内终止基本医疗保险关系时,当年已缴补充医保费不予退还。 四、待遇保障 补充医保参保人员(以下简称参保人员)在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符合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规定的医疗费用,一个自然年度内,补充医保一档年度最高支付限额每人40万元,补充医保二档不设年度最高支付限额。具体支付政策如下。 (一)门诊费用 1.门诊慢特病费用 (1)支付比例。参保人员符合门诊慢特病政策规定的医疗费用,超过统筹基金起付标准以上、年度最高支付限额以下的费用,扣除统筹基金已支付部分,补充医保按50周岁以下70%、50周岁及以上90%的比例支付。一个自然年度内,门诊慢特病医疗费用支出累计超过一类慢特病统筹基金支付限额或年度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的部分,补充医保按90%的比例支付。 (2)二次补偿。在一个自然年度内,参保人员个人负担的符合门诊慢特病政策规定的医疗费用,超过成都市上年全部单位职工平均工资2个月以上的部分,按50%的比例支付。 2.普通门诊费用和高血压糖尿病(以下简称“两病”)门诊用药费用 补充医保二档参保人员的普通门诊费用和“两病”门诊用药费用,按门诊共济保障政策规定支付后,个人负担的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按70周岁以下70%、70周岁及以上80%的比例支付。一个自然年度内每人累计最高支付2400元。 (二)住院费用 1.支付比例。参保人员住院医疗费用,超过统筹基金起付标准以上、年度最高支付限额以下的费用,扣除统筹基金已支付部分,个人自负部分按50周岁以下70%、50周岁及以上90%的比例支付。一个自然年度内累计超过统筹基金年度最高支付限额的部分,按90%的比例支付。 补充医保二档参保人员按上述比例支付后,60周岁以下人员报销比例未达到80%、60周岁至70周岁人员报销比例未达到85%、70周岁及以上人员报销比例未达到90%的,分别予以补足。 2.二次补偿。在一个自然年度内,参保人员住院个人负担的符合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政策的医疗费用,超过成都市上年全部单位职工平均工资6个月以上的部分,按50%的比例支付。 (三)单行支付药品和高值药品费用 单行支付药品和高值药品费用按照省本级单行支付药品和高值药品相关政策执行。 五、基金管理与监督 补充医保基金纳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补充医保基金统一管理、统一核算。省医保局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和调整补充医保相关政策。省医疗保障事务中心负责补充医保经办、管理及服务工作,严格落实《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建立健全医保基金安全防控机制,全面加强对定点医药机构医疗服务行为的监督和管理,切实维护医保基金安全。做好基金收支运行分析、信息安全、风险防控、信访维稳及问题跟踪解决等有关工作。税务部门负责补充医保基金费款征收、会统核算等工作。 六、其他 本通知由省医保局负责解释。 七、施行日期 本通知自2023年2月6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此前有关政策与本通知不一致的,以本通知为准。本通知实施期间国家、省出台新规定的从其规定。 四川省医疗保障局 国家税务总局四川省税务局 2023年1月3日 政策解读:18aea7c789164fc1ab9a7c59560619a3 原文链接:http://ylbzj.sc.gov.cn/scsybj/nc010418/2023/1/6/27e8f15afa7b43478acdadefae7c79e2.shtml[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四川法治卫生建设实施方案(2022-2025年)》的通知 川卫发〔2022〕19号 各市(州)卫生健康委、科学城卫生健康委、省中医药局,国家委在川医疗卫生单位,委机关各处室,委直属各单位: 现将《四川省法治卫生建设实施方案(2022-2025年)》印发你们,请严格遵照执行。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2022年12月30日 原文链接:http://wsjkw.sc.gov.cn/scwsjkw/zcwj11/2023/1/3/9b89fb3a124a444992ac07eba34a7f51.shtml[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省地方病第二防治研究所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培训 1月31日,省地方病第二防治研究所组织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培训。 培训邀请专业消防教官围绕“三管三必须”、各级防火责任制、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四会四懂”、楼内消防设施基本常识、疏散逃生基本常识和消防器材的正确使用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并结合近期典型火灾案例和办公区消防安全工作实际,着重讲授了火灾的防范措施、初期火灾的扑救措施、报警须知、人员疏散方法等知识。 通过此次培训,进一步提升省地方病第二防治研究所全体职工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和消防安全意识,为今后高效、有序地开展安全生产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刘建昕 供稿) 原文链接:http://wsjkw.jl.gov.cn/xwzx/gzdt/wzdw/202402/t20240202_8869775.html[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